各学院、各培养单位:
公益未来·美国银行青年发展项目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引发并实施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文件精神支持下,由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美国银行(亚太区上海总部)共同发起的支持高校青年公益发展的项目,该项目旨在培育和发展青年领袖和青年领导的大学生公益团队,支持公益团队关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以新角度、新思维发现并解决本地社区的社会问题。
为培养学生的公益创新理念,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现将开展云南大学首届公益未来创想实践大赛,并将有关大赛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公益创想实践比赛,强化社会实践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公益事业;着力促进青年更好实现社会融入,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服务,推动理论学习和劳动实践相结合,突出个人实践与社会公益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学生公益队伍的独特作用,吸引和带动学生广泛参与各类社会服务,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社会化技能。
二、大赛主题
本次公益创想实践大赛围绕联合国(SDGs)可持续发展目标的17个议题展开,其中参赛队伍申报的项目必须围绕以下5个议题展开:优质教育、体面工作及经济增长、可持续城市和社区、负责任的消费和生产、气候行动。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17个议题和具体内容详见《附件1: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详细内容》。
三、项目周期
本次参赛的项目执行周期为6个月,即2021年5月—2021年9月。所有项目均须按要求参加路演答辩;路演答辩后,所有获得经费支持的项目必须按照要求执行到位,并参加中期检查、项目复评和结项检查。
四、经费预算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强化实践教育,促进学生更好实现社会融入,此次比赛按照0.5万元/项的标准予以支持。各队伍项目书须按照0.5万元/项合理规划经费预算。
申报项目须制定合理的项目经费预算,且工作量要与资助经费相匹配(工作量或成果明显偏少,以及预算严重不合理的不予支持)
五、参赛名额
此次比赛,各学院推荐参赛项目数量为1-2项,不少于1项。
六、参赛要求
参赛队伍须根据比赛主题范围内选题,以新角度、新思维提出切实可行、难度适合,在执行周期内可以完成且工作量与资助经费相匹配的项目方案。各学院应广泛动员、积极鼓励学生组织参与公益创想实践比赛和项目。
(一)参赛对象
云南大学全体在校学生均可结合专业特长或兴趣爱好进行组队参赛,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年级、跨学院组队。每名学生只能负责或参与一个项目,不得重复负责或参与。
(二)参赛队伍成员
每只参赛队伍成员人数须在3-5人。队伍领队须有责任心、有担当、优秀的组织沟通能力,能够保证项目获得支持后能组织组员按计划开展实践工作,按期高质量通过各期检查。
(三)指导教师
各参赛队伍须配备1名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应积极参与项目策划,并积极指导和督促参赛队伍完成项目的落地实践。
申报项目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不得评审、不予支持。
七、比赛流程
本次比赛分为校园赛、区域赛和全国决赛。
(一)校园赛
校园赛流程:学生自主申报参赛(指导教师审核)-学院审核推荐-校园赛初赛-落地实践-校园赛决赛。
1.学生自主申报参赛(指导教师审核)
学生组队完成后,通过比赛报名通道,填写队伍的基本信息、提交经指导教师指导审核签字的报名表附件,完成比赛报名。
比赛报名通道:https://jinshuju.net/f/o7uQff
2.学院审核推荐
参赛队伍完成报名之后,须在规定时间内将完整的项目书交到各学院审核。各学院应积极组织专家组对参赛队伍提交的项目书进行现场答辩评审,评审专家不少于3位,且应为对公益创想实践项目或比赛有较丰富经验和熟悉公益创想比赛的教师。
学院评审时应考察的内容,包含但不仅限于:方案简介,方案背景、创新点及特色、可行性分析、可复制和可推广性、方案预期的社会影响力、方案经费的合理合规性等。
各学院评审结束后,每个学院推荐1-2个参赛方案报学校。各学院推荐的项目应同时满足:专家评审均分不低于70分;过半数评审专家同意推荐该项目到学校评比。
3.校园赛初赛
各学院推荐的参赛项目须统一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园赛初赛,评审形式为现场路演答辩,由校级评审专家组对各项目进行评审,最终评出校园赛初赛10强,给予每个项目5000元的项目经费,支持校园赛10强队伍将项目落地实践。
4.落地实践
校园赛初赛评审出的10强队伍,须在规定时间内到本地社区内将参赛项目落地实践。(本地社区指包含居民小区、高校特定学生人群组成的社群等)
5.校园赛决赛
校园赛初赛10强队伍完成规定的项目落地实践后,须参与校园赛决赛,由专家评审组评出校园赛决赛名次,前3名队伍进入区域赛。
(二)区域赛
各高校前3名队伍进入区域赛角逐,全国共设3个赛区,每个赛区前10名获得10000元实践经费,进入全国赛决赛。
(三)全国决赛
全国3个赛区推出的30支队伍进行角逐,经全国专家评审组评审产生全国30强队伍。
八、时间要求及材料报送
1.学生自主申报及指导教师审核,参赛队伍报名提交截止时间:2021年5月18日(周二)16:00。
2.请各学院于2021年5月21日(周五)15:00前,将经分管院领导签字、学院盖章的推荐项目汇总表报送至学生工作部潘老师处(明远楼201室),同时将电子版项目汇总表发送至办公系统,且该表应按评审分数由高到低排序。
九、比赛奖励
(一)校内赛奖励
校内赛10强队伍,获得校内赛获奖证书;经大赛评审专家审议后,每支队伍可获得5000元项目经费,用于项目落地实践。
(二)区域赛奖励
区域赛10强队伍,进入全国总决赛,每支队伍可获得10000元的实践经费。
(三)全国决赛
全国冠、亚、季军可分别获得30000、25000、20000元奖励经费,荣誉证书和奖杯;每支队伍可获得3个名额参与5天的国内外公益游学交流机会。
全国4-10强队伍可获得10000元奖励经费,荣誉证书;全国第11-20名队伍,可获得8000元奖励经费和荣誉证书;全国第21-30名可获得6000元奖励经费和荣誉证书。
十、其他信息
请有需要了解相关信息的学生可加入“云大公益实践交流群”咨询(QQ群号:852713759)。
附件1: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详细内容
附件2:云南大学首届公益未来创想实践大赛报名表
附件3:云南大学首届公益未来创想实践大赛XXX学院推荐项目汇总表
附件4:云南大学首届公益未来创想实践大赛项目申请书
学生工作部
2021年5月11日